金融信息技术领航者
杭州信雅达科技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之道
作为金融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信雅达自成立以来,一直引领金融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在促进银行流程再造、银行业务电子化、自助金融等银行信息化关键应用领域和关键支撑的安全技术领域,一直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信雅达的技术创新拉动了整个产业的应用技术水平。
近日,记者走进杭州信雅达科技有限公司,对于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之道,采访了公司董事长季白杨。
瞄准三大方向创新实践
记者:在政府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的背景下,信雅达在近几年中的战略发展目标是什么?定下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基于对行业前景怎样的考虑?
季白杨:在金融IT领域,从业务需求、银行业发展来看,我们认准三个方向:一是金融市场化,二是金融互联网化,三是金融国际化。
首先,金融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金融市场改革的描述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再由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产品和服务的定价由市场决定,这是大家关心的。
其次,大量的互联网用户决定了传统金融公司必须迎合用户需要快速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渠道,提供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互联网化将带来新一轮同业竞争,促使银行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更加便捷、准确的服务,手机应用的功能性及移动支付的快捷性将决定客户对银行产品的选择。
最后,金融市场化和金融互联网化将加速金融国际化的进程。金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客观上是一个金融创新的过程,金融创新不断为金融国际化的推进和扩展开辟道路。
鉴于金融市场化、金融互联网化、金融国际化是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信雅达将紧紧围绕上述业务需求开展创新实践。未来十年,我们务必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IC卡技术五个方面有大的突破和应用,和三大业务需求方向相结合,共同构建了信雅达未来几年在金融IT领域的基本业务框架。
建设与拓展五项支撑平台
记者:未来十年,信雅达的战略规划十分清晰,那实现这个目标,公司在技术和人才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季白杨:为保证技术中心战略的顺利进行,信雅达技术中心将搭建和完善由开放实验室项目平台(支撑对外合作)、基础研究平台(以博士后工作站为核心)、行业研究平台(行业应用及技术趋势研究)、专项实验室建设平台(安全云计算、可信计算、移动支付等专项技术实验室)、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建成完整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追踪、联合培养、一对一帮带和技术发展规划体系)为研发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中心建设开放实验室平台,与国内外同行展开行业联盟研究,积极参与金融信息化国际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密切与产学研机构、外部咨询专家的沟通和协作,搭建专门的开放实验室项目平台,以提升在国际行业标准制订中的话语权。并建立内外评审平台,实现评审策划、专家咨询、同行评审、跟踪及验证等外部交流的协同工作流管理。开放实验室平台还就一些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的应用基础技术研究进行专项立项,以资助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针对性攻关,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自主化。
为提升公司在金融信息化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水平,以博士后工作站为抓手,吸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在本技术中心从事金融信息化及安全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并以国际国内学术论文的形式扩大公司的国际国内行业的影响力,关键技术突破以国际国内专利的形式予以保护。
同时,联合金融行业领头企业,积极开展与中国银联、中国银商和四大商业银行的行业研究中心的合作,致力于行业应用及技术趋势研究,研究成果形式为定期发布的金融行业技术总体发展趋势及分析报告、金融行业应用需求发展趋势报告、面向金融行业的专项技术及机遇分析报告等。为技术中心确立具体的技术项目立项决策支持。
为应对应用技术环境的变化,针对共性基础的专项技术方向,建立以项目组为组织形式、人员弹性编制的专项技术实验室。目前拟成立的专项实验室包括金融云计算安全实验室、移动支付创新实验室、物联网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技术实验室等专项技术实验室。
最后,深化产学研合作,形成紧缺专业本科生定向培养、特殊专业硕士委托培养、特殊方向博士联合培养、专项研究的博士后与知名高校院所流动站合作培养的,并完整的、稳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技术研究人才储备与发展追踪制度,完善企业内技术研究人才的导师帮带制度、人才技术发展的规划指导制度。